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一个60岁老人的健身人生,健身无借口.

上世纪九十年代,一位名叫王德顺的人曾经火过一阵子,他表演“活雕塑”的消息,在全国引起轰动,几十家报刊杂志争先恐后地报道,并出现在《东方时空》的《生活空间》、《东方之子》栏目。可是,真正让我深受教育的,并非他的表演,而是他对于锻炼身体的认识。他说:“对我来说,锻炼身体首先是一种精神追求。” ­(一个60岁老人的健身人生,健身无借口.)

当时,王德顺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,可是,他展现给人们的却是生气勃勃的状态和健壮的体魄,他之所以能够表演雕塑对话,显然是与他健美的身体条件分不开的。可是,有谁能够想到,他是五十六岁时才开始锻炼身体的。为了作“活雕塑”表演,他必须让自己的肌肉发达起来,并让身体增加柔韧性。可这对于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来说,要做到这一点,谈何容易。王德顺是具有了这样一种能力的,他曾经与法国大使馆的一位官员交谈锻炼身体的事,他劝这位官员锻炼身体。那们官员说:“唉,一点时间都没有!”然后还讲了自己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的一切安排,以表明自己真的没有时间锻炼。王德顺听罢,并没有反驳,而是说:“好吧,你看着表,看着秒针。”然后俯下身子,一口气做了30个俯卧撑。然后问:“多长时间?”“40秒钟。”王德顺说:“好,从今天开始,你每天抽出40秒钟就够了。”官员颇受启发,后来王德顺再碰见他,他说,自己一直在练,胸大肌也起来了。契诃夫说过这样的话:“有一个情人就是懒惰。每当我写作的时候,它总是来纠缠我,要写作下去就必须摆脱它的诱惑。”王德顺在锻炼身体的时候,经常想到这句话。好多时候,我们都找出没有时间等种种借口,其实,这都是惰性作怪,意志品质不足的体现。最后读《人民日报》又看到一则消息,说家住西安的七旬老人鲍松泉,本来是出了名的“老药罐子”。5年前开始每天坚持做仰卧起坐,原本连一个仰卧起坐都完不成的鲍松泉,现在每天坚持做800次以上,5年下来,原来虚弱的老翁,现在精气神像50岁左右的人。这应该是一个把锻炼身体当作精神追求的典型例子。 ­(一个60岁老人的健身人生,健身无借口.)

在体育问题上,我们的价值现一直带有很强的“手段论”和功利性色彩,或着为了“争光”,或者为了科学、就业,最“到位”的说法似乎也只是为了健康、长寿和生活,锻炼本身似乎没有意义。而只有像王德顺那样,把锻炼身体当作自己心灵深处的需要的一种精神追求,才会提升锻炼身体的动机,超越对身体健康功利性的追求,有了自我实现的意蕴。这样一来,锻炼身体的动力就更加整合,更加深厚。锻炼的收获,不仅是身体健康,而且还有精神的愉悦和满足,锻炼本身就具有充实感、幸福感。(一个60岁老人的健身人生,健身无借口.) ­

又想起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一句话。有人问他,作为教师,每天下午都能亲自带领学生跑步,他怎样做到如此敬业?魏书生回答说:“我这是在用公家的时间来锻炼自己的身体,何乐而不为。”一句简单的话,不乏幽默,但更具哲理。 (一个60岁老人的健身人生,健身无借口.)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
4 个回复

倒序浏览
现在王德顺再现身一下就更有说服力了。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工作于娱乐,工作就是他的兴趣,太好了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锻炼贵在坚持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坚持锻炼!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